TOP
活動紀錄
GenAI Stars實戰加速計畫 助攻AI創新從PoC走向PoB
2025/05/23
生成式AI(GenAI)正掀起新一波產業革命,從語言模型到產業應用,創新團隊如何從概念驗證(PoC)走向市場落地(PoB,商業驗證),成為關鍵挑戰。「2025 GenAI Stars實戰加速計畫」以實戰導向,鏈結政府、創投、公協會、學研及產業專家等創新支持圈,協助AI創新團隊跨越技術與市場之間的高牆。
 
5/22在COMPUTEX「GenAI翻轉世界」論壇中,台大智活中心主任劉佩玲發表主題演講「GenAI創新與落地」,並由台大智活執行長陳俊杉主持座談會,邀請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林宜敬、能率亞洲資本總經理游智元、智齡科技執行長康仕仲,共同探討AI新創如何成功go to market。
 

產業變革 × 應用藍海:創新的價值要落地


劉佩玲指出,GenAI的應用場景從工作導向邁向個人生活,應用面快速擴張,但創新團隊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:「GenAI創新的挑戰在於,面對技術、使用者需求、商業模式都在劇烈變動的動態環境,有沒有辦法敏捷因應這些變化,進而創造價值?」她以AI網站生成器Paige的案例為例,提醒創業者即使短期吸引使用者,若無法建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,仍可能快速退場。

她強調,「GenAI新創若要突圍,必須從使用者需求出發,專注垂直場景或特定專業,敏捷開發,並解決具體、複雜且高價值的問題。」
 
如去年入選GenAI Stars的好食機,運用GenAI協助微型食品業者解讀食安法規、生成合法文案,避免因誤標而被罰。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則打造「醫點家」平台,讓醫護人員以無代碼方式建構臨床AI小幫手,有效解放50%的行政時間。杰倫智能則是以GenAI活化企業知識,打造智能知識管理系統,解決機械製造業的轉型瓶頸、人才培育斷層問題。這些GenAI團隊皆展現「從真實需求出發、導入領域知識、打造AI產品」的成功策略。
 

五大政策工具助攻落地:從算力到資金一條龍

 
座談會中,林宜敬次長分享數發部以五大政策工具,支持AI產品從PoC到PoB:
1.算力支援:有AI概念時,可申請免費算力池資源,提供價值最高150萬台幣的免費GPU資源,讓團隊在創業初期驗證想法無後顧之憂,開始創業第一哩路。
2.資料開放:透過法規鬆綁,加速政府資料集釋出,支援AI模型訓練。
3.人才鏈結:與台大等教育機構合作,打通人才供需。
4.行銷曝光:辦理AI產業媒合會,協助新創對接潛在客戶,而非只依賴政府補助。
5.投資資金:鏈結國發基金百億AI投資方案,與民間創投共同發掘潛力AI新創。
 
林宜敬表示,「數發部希望陪著AI創業者走完整條創業路,從第一哩路的算力支援,到最後一哩路的上市前投資,數發部都會想辦法幫忙。」
 

加速創業不再單打獨鬥,以台灣市場為起點

 
康仕仲以創業七年的實戰經驗,指出新創團隊真正難以突破的是「PoC到PoB之間的死亡之牆」,即從免費試用者轉化為付費客戶,是AI產品商品化的關鍵門檻。他直言:「不要隨便上市產品,PoB的第一步,一定要能收錢。」
 
游智元則從創投角度呼籲團隊:「台灣新創開發產品都很厲害,但商品化是最難的環節,創投關心的是:你的產品誰要付錢?會付多少?能不能複製到更多市場?新創公司要花最多的時間去說服別人。」他建議,新創除了詢問投資之外,也可善用創投的資源,尋求加速商品化過程的機會,看創投已投資的企業中,是否有能驗證和互補合作產品的企業?
 
林宜敬補充,「作為創辦人,你必須自己想辦法讓自己成為一個很好的銷售員!」台灣市場很小,所以在創業的第一天就想辦法要賺錢,站穩腳步後就想辦法趕快出海,努力想辦法自己賺錢,不是一直在找新的資金,
 
康仕仲也表示,台灣雖然是小市場,卻是創業起步的好市場,因為使用者要求高,是最適合打磨AI產品的試煉場。能在台灣生存的產品,也具備出海競爭力。
 
 
邀請AI創新團隊加入 GenAI Stars 實戰行列
 
「2025 GenAI Stars實戰加速計畫」徵件中,截至6/24為止。針對不同階段的創新團隊,提供客製化的深度輔導與資源鏈結,包含技術開發、產品定位、法遵策略、市場鏈結與創投募資。
 
■【2025 GenAI Stars】線上徵件說明會
時間:5月28日(三)14:00–15:00
報名連結:https://reurl.cc/XAgDXR
 
■【2025 GenAI Stars早鳥專屬活動】NVIDIA Omniverse Boot Camp
時間:6月10日(二)13:00–17:00
報名連結:https://reurl.cc/4LO5RL

*活動照片提供:DIGITIMES